問題解決案例分析『解答』

問題解決案例分析/解答

公共政策的學者柯伯(R. W. Cobb)與艾爾德(C. D. Elder)認為,公共問題的發生是由於「問題製造者」和「問題引發樞紐」交互作用的結果。
a.   O
b.√ X

當某個問題發生,人們感覺到它的存在、受到它的影響,並做出相對應的反應時,這個問題就因為有許多人牽涉在內而成為「公共問題」。
a.√ O
b.   X

問題產生的原因來自於人的期望和事態現狀之間的差異,問題解決者必須找出差異存在,經過資訊蒐集與分析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a.√ O
b.   X

由「沉默螺旋」理論可得知,民意的形成不一定是民眾真實的意見,而可能是少數人意見屈於多數人意見的結果。
a.√ O
b.   X

近年來,台灣社會的公共問題大同小異,因此政府為解決問題而設定的目標,可以一直沿用,無須改變。
a.   O
b.√ X

AIDOOSEE的前四個階段,主要是擬定問題解決的方案;而後面四個階段,則是要針對公共問題進行釐清與認定,最後再針對方案執行的成果,進行評估。
a.   O
b.√ X

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的政策目標主要為何?
a.√ 垃圾減量
b.   垃圾不落地
c.√ 資源回收
d.   節能減炭

政府從制定到執行公共政策的過程共有下列四個步驟,請選出正確的流程。 (1)找出民眾期待與社會現況產生落差的原因 (2)執行 (3)蒐集並分析相關資訊 (4)提出問題解決方案
a.   1432
b.   3421
c.√ 1342
d.   2413

問題的關鍵資訊可分為4P,請問下列何者正確?
a.   人(People)、目的(Purpose)、立場(Position)、時間(Period)
b.√ 目的(Purpose)、空間(Perspective)、立場(Position)、時間(Period)
c.   人(People)、時間(Period)、空間(Perspective)、目的(Purpose)
d.  人(People)、時間(Period)、空間(Perspective)、立場(Position)

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主要包含兩項重要活動:「問題認定與分析」以及「決策」。下列有關兩者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問題認定與分析」的執行人員通常是議會或政府機關首長,層級較高。
b.√ 「決策」是創意導向的問題解決方式發想。
c.√ 「問題認定與分析」的方法常是藉由特定的工具或指標來進行,是一種操作性的活動。
d.   「決策」後可以準確預測方案執行的狀況與成果,因此屬於一種「目標定位」活動。

下列關於「問題界定」的敘述,請問何者錯誤?
a.   問題界定的首要之務,便是進行SCOC分析。
b.   落差分析就是「事情現狀與應該狀態之間的差異」的分析。
c.√ 在SCOC中,S代表問題症狀,O代表過程中碰到的限制。
d.   問題界定行動有幾個特性需要特別注意,如:邏輯性、完整性、關連性等。

下列有關「問題觸動樞紐」的敘述,何者錯誤?
a.√ 指提出公共問題的人
b.   包括國內、外的問題觸動樞紐。
c.   公共問題的發生是由於「問題發起者」和「問題觸動樞紐」交互作用的結果。

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下面是國內外學者所提出的過程論當中,各個階段所關注的重點以及主要的活動,請選出正確的敘述。
a.   公共政策學者安德森(J. E. Anderson)將政策過程依序分為「問題形成與議程設定」、「政策規劃」、「政策採納」、「政策執行」以及「政策評估」等五個階段。
b.   鍾斯認為「政策發展」對政府而言為採取行動的階段。主要功能活動為針對政策進行:規劃、立法,與撥款等動作,進而產生政策的預算、計畫以及提案。
c.   國內學者認為,公共政策從階段一進行到階段五後,會因為最後的評估結果不同,而不斷地進行修正與重複,形成一個循環的過程。
d.√ 以上皆是。

公共政策學家金頓(John Kingdon)認為,議程設定的過程中可見三種支流,請問下列關於議程設定過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政治支流可能是民意的趨向、利益團體的壓力或立法機關的黨派分布等。
b.√ 政策支流則是指對於某項公共問題具有相同興趣或利益關係的官員以及學者,針對問題的解決進行政策提案。
c.√ 問題支流則是指吸引決策者注意的指標、重大災難事件,以及政策的評估結果。
d.√ 這三種支流匯集的關鍵時刻,即為「政策窗」開啟時刻,此時公共問題就會進入「公共議程」,進而成為政策問題。

將公共問題排入政府的議程,進而成為政策問題的過程,我們稱為
a.   會議排程
b.√ 議程設定
c.   政策議程
d.   公共問題議程

有關「公共問題」特性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它代表民眾對於社會現況的期待與社會現況有所落差。
b.   它反應了民眾的需求與不安。
c.   人們立場的差異、價值觀,以及過去生活經驗等因素,都會影響對公共問題的認知。
d.√ 以上皆是。

所謂的「問題發起者」,也就是提出公共問題的人,可分為四種類型:再調適者、發掘者、環境反應者以及行善者。以下關於他們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再調適者:為了個人私利而提出公共問題的人。
b.   發掘者:感受到財富與資源分配不均,使自己處於競爭的不利地位,於是向政府提出問題的個人或團體。
c.√ 環境反應者:對不可預知的影響環境事件提出問題的人。
d.√ 行善者:為了公共利益而非私立而提出問題的人。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方案發展需要豐富的創造力;而方案發展的創造性,來自於越界思考。
b.√ 方案選擇也就是一種收集資訊的行動。
c.√ 政策方案執行的工具可分為五種類型:權威性工具、誘因性工具、能力性工具、學習性工具、象徵性工具。
d.√ 為了瞭解政策執行是否達到預期成效,必須進行「方案評估」,也就是「政策評估」

下列何者不是政策目標的特性?
a.√ 獨立性
b.   多元性
c.   衝突性
d.   含糊性

下列何者不屬於AIDOOSEE的八個步驟?
a.   問題知悉
b.   目標設定
c.   方案執行
d.√ 效益評估